开启伯恩哈德文学阅读,感受别具一格的文风

2025/2/21 来源:不详

阅读这本《伐木》让我想起了《追忆似水年华》,在那部经典作品之中,讲述者也是躺在床上,半个小时还未睡去,但是更多的思绪却飘上心头,也就有了无数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而在这部《伐木》之中,故事的叙述者确是躺在带头靠的沙发里,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思维为我们讲述着这部小说的一切。但不同于《追忆似水年华》被称为“催眠”不而选择的名著,而这本《伐木》确实可以让我们自然而然不断读下去不会有任何倦怠的作品。

虽然这部小说没有任何分段,虽然这部小说让我们读到的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但作者给我们呈现出来的世界依然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这本书也被称为“不看则不想看,看了就难以释手的书”。

这本书对于我们的一部分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以这部小说改编的话剧曾经在北京、天津上演。话剧把小说所讲述的一晚上故事还原成了四个多小时的剧作,可谓是一种真实的呈现。因为这个这样一部小说恰恰就是讲述了叙述者在几个小时之内所看到的世界和对于所看到世界的辛辣讽刺。因此这本书在出版不久曾经遭禁,但却无法掩盖这本书无与伦比的魅力。

“有20年没有见到他们了,偏偏在我们共同的朋友乔安娜去世的那天,我在格拉本大街遇到了他们,并且直截了当的表示接受他们的邀请,去他们家吃晚饭,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去赴‘艺术家晚宴’”。

这就是这样一部小说的故事背景,所以讲述者也就来到了这样一个“艺术家晚宴”的现场,小说中几个重要的主人公都在这里出现,晚宴的主人奥尔斯贝格尔夫妇以及他们共同死去的朋友乔安娜,这背后一定有着非常复杂的故事。而所谓的“艺术家晚宴”更是会有其他艺术家到场,比如作家珍妮,比如城堡剧院演员,而这样一位演员更是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的对象。

那么在这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在一个平常的晚宴之中一定不会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无聊应酬的夸夸其谈,有的只是主人公们表现自己魅力的重要时刻,可是在叙述者的视角,他所看到的世界和他所理解的世界完全不是这样子,这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讽刺,就给我们展现着所谓艺术家的虚伪和夸夸其谈。

在小说的最后,我们看到了叙述者的思考:“我将立即着手写关于根茨胡同这所谓的‘艺术家晚宴’,随便写什么?只要立即就行,马上动手”。如此的急不可待,可见叙述者内心之中呈现出来的剧烈波澜,而这本书就是这种剧烈情绪波澜的具体呈现,就是一部具有着讽刺意味的优秀文本。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托马斯·伯恩哈德的作品所呈现的世界,作为奥地利最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更是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以自己独具的风格引领着奥地利的文坛,但他也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坚持,他保持着自己自由思想的精神,他以自己的语言讽刺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他的文学就是极端的另类,但却又有着现实主义的精神。那就让我们通过这样一部小说的阅读,开启伯恩哈德文学的阅读,感受他别具一格的文风和辛辣讽刺的艺术世界。#读书#伐木:一场情感波澜(20世纪蕞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以批判的方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