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出台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
2024/9/3 来源:不详目标■年:引导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3%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1%以上。■年:引导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4%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2%以上。■年:引导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3%以上。我市企业致力“车间革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这是光弘科技智能化车间。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摄在宽敞的厂房里,各种现代化设备井然有序运作,流水线上送料、加工、装配、测试等环节自动完成,产品快节奏打包出厂……如今,越来越多惠州企业不断上演“车间革命”,大力开展“机器换人”变革,而这背后是惠州近年来发力工业技术改造,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蓄新动能。日前,我市出台《惠州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按计划,到年的3年间,惠州将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以上,力争引导超过1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三年内力争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到年,全市工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制造业企业基本达到智能化水平,基本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三年,我市力争引导超过1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累计完成投资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万元/人。围绕此目标,《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实施产业结构提升行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行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施品牌质量提升行动,增强企业竞争力;实施绿色化发展行动,提高绿色制造水平。近年来,惠州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TCL集团、德赛集团、华阳集团等企业连续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三星电子智能手机及配套产业链产品居全球前列;德赛集团的微型电源管理系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伯恩光学手机玻璃产量全球第一,占市场采购份额60%;华阳集团成功研究出全球首款“北斗+GPS”双模车载导航,极大推动了北斗车载导航在汽车电子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化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为主,专用设备、机械产业为辅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和发动机零部件三大汽配产品,产销量均居全国前列,部分产品具有行业尖端水平和领先规模。工业技改带动了产业质效的明显提升。~年,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三年均居全省第2位。与此同时,工业结构由轻型化逐步向适度重型化、高端化转变,先进制造业产值规模不断壮大,集聚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带动了科技服务、商贸、金融、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改记者了解到,~年期间,我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3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达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0.5%。工业技改是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行动计划》提出,我市将大力推动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升级改造优势传统产业,推动生产装备数字化,鼓励企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设备。同时,实施《惠州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年)》,开展智能工厂培育试点,推广重点行业智能化车间,累计建成智能化工厂5家以上。我市还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TCL、德赛等大企业参与“新四基”(自动控制与感知、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技术国家标准制订,建立制造业应用需求库、“新四基”能力供给库。培育一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应用示范项目,“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示范企业累计达到家以上。聚焦电子信息、石化、家电、先进装备、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支持工业企业“上云用云”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标杆和产业示范基地。《行动计划》还提出,年至年,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实施提质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和绿色化发展。实施技术改造事后奖补普惠性政策,将享受范围放宽到主营业务收入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加快推动“企业上云”,从年起,连续3年,每年市财政预算安排0万元,重点扶持企业“上云用云”。惠州日报记者袁畅通讯员陈红旗(来源:惠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