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追踪,一场案中案的孤独实验
2025/1/19 来源:不详《孤独实验室》豆瓣评分9.4分,这在如今的悬疑小说中可谓是佼佼者。
小说的开头十分吸引人,一个女孩佟瑶在地铁车厢观察周围的一切,这个出场非常像《谍影重重》中失忆的特工杰森·伯恩在饭店选择座位永远是可观察可进攻可防守可逃跑的最佳位置。这是她的亭姐告诉她的:“永远站在角落,保持视角最大化,认真观察并记住每一个场景和细节”她和亭姐接头,每一次都被要求穿上天蓝色连衣裙,亭姐开设的孤独实验室治疗最多的就是患自闭症的年轻男子。
为什么穿蓝色连衣裙?
亭姐为什么开设孤独实验室?
这是作品一开头作者放出的钩子,通过出场的警察,追求亭姐的方遇的视角和解读,终于让一部分真相浮出了水面。13年前,乔安亭夫妻的女儿失踪,13年来,乔安亭离婚回到女儿失踪的城市上门为自闭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来寻找凶手,这些正是因为她催眠了唯一的目击者自己的儿子从凶手对话的只言片语中得出的结论。
女儿被奸杀,儿子也去世,凶手还逍遥法外,这让一个母亲把失去儿女的悲痛化为一种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勇气,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这位母亲找到了其中一个凶手——自闭症患者朱冬,然而他却死了。
出版书籍开头对作者写作特点的评价总结是:作品以人物情节丰满,逻辑推理缜密见长,注重氛围营造,冲突设计独特。擅长利用多层次的悬念设置,细致的人物心理剖析以及创造性的情节反转。《孤独实验室》的开篇精彩,不管是社会新鲜人佟瑶、执着寻凶的坚强母亲乔安亭,还是背后默默付出的警察方遇,人设能否成立就看作者开头铺垫的文字功底,更多的悬念被抛出来,佟瑶成为了案件破获的一个关键,这既是乔安亭细心的培养,同时又是乔安亭心理观察的一个延续。
凶案在延续,随着乔安亭被杀,佟瑶的推理,与幕后黑手的博弈也开始了,读者是全能视角但在作者不断的反转过程中也多次被牵着鼻子走,但在凶案即将真相大白的时刻,小说的结尾却走向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方向。
乔安亭夫妇的女儿没有死,变成了植物人,还居然和凶手有了一个儿子,这不由得惊叹作者的脑洞。原先案中案,环环相扣,相互的时间转场与人物刻画都牵拽人的思绪,但结尾的设置如同一场哗变,将过去的种种精巧构思掀翻。是要照应题目的孤独所以要让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种情境里,而小朋友的举动是要说明恶魔的传承,还是要让小说完成最后的救赎,宋洋的犯罪动机与他的自我救赎就是因为:因为这张脸,从懂事开始,身边的人对我不是好怕就是嘲讽,我从来都没有和任何人透露过心扉,只有她,能够躺在哪里静静地倾听......
而佟瑶与宋洋达成交易,删除地下室的录像,则与小说想要表达的主题背道而驰。法理的高地和道义的低谷,究竟要挑选哪一个,还是想要得到一个彻骨的悲剧内核,或是人性最后的悲悯,如果全想要,最终读者听不到远方的呼唤,只有无尽的唏嘘与不解。
孤独
孤独实验室慕遥而寻重庆出版社6小说书籍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26.9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