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写作干货如何写好一篇演讲稿教你植入
2023/5/11 来源:不详01演讲最重要的是什么?
把稿子背会。要做到这点,你首先得有一篇稿子。
我以前看TED演讲中的那些人,总觉得他们非常厉害,估计是有什么特别的才华才能在那么多人面前侃侃而谈。
后来我才知道,只要是正式的场合,每一位嘉宾上台前,都要精心准备好一篇逐字稿。
什么是逐字稿?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你要在台上说的话,相信我,这件事儿并不简单。当你做完这件不简单的事儿后,还有一件让人抓狂的事情,就是你需要背下来,背稿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
问题是,即便你花了很大工夫背了下来,你依然不一定能完成一次好的演讲。你需要做到口中无稿,心中有稿。
什么叫口中无稿?就是在台上你不能一字一句地背稿子,那会显得很不自然,台下的观众也不会给你的这次演讲打高分。
什么叫心中有稿?你需要用自己的话,复述自己写的稿子,让自己的整个演讲过程可以随意地跟着稿子的脉络走,但是又能有自己的节奏,能和台下的观众互动,能根据现场的情况做出调整。当然,这都是后面的事情,首先你得有一篇质量上乘的逐字稿。
02写一篇逐字稿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写。
这是大多数人使用的方法,把要讲的主题直接转化成文字,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善于写作的人,比如我,就习惯使用这种方式。但是要用这种方式你必须先学会口语化的写作习惯。
什么叫口语化的写作习惯?
首先,你的行文逻辑必须是单层逻辑,你需要一步一步地线性地往下叙述,而不能大逻辑里面套着小逻辑,一环套一环地讲,这样听众很容易跟不上你的节奏,被你搞晕。
其次,口语稿的写作是以让对方听懂为目标的,如果对方有一个地方听不懂,他们也没有办法往回听,这就会导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观众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他们怎么会给出好的评价呢?
我特别喜欢广告人比尔·伯恩巴克说过的一段话:
Thetruthisn’tthetruthuntilpeoplebelieveyou.Andtheycan’tbelieveyouiftheydon’tknowwhatyou’resaying.Andtheydon’tknowwhatyou’resayingiftheydon’tlistentoyou.Andtheywon’tlistentoyouifyou’renotinteresting.Andyouwon’tbeinterestingunlessyousaythingsimaginatively,originallyandfreshly.
翻译过来就是:
大家相信的真相,才算真相。可如果人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他们就不可能相信。可如果他们根本就不听你说,他们也就不可能听懂。如果你不够有趣,那他们就根本不听你说话。而如果你不是用有想象力的、新鲜的、原创的方式来讲述,你就不可能有趣。
这段话直接说出了我们表达的很多层目的,所有的创意、有趣,那些演讲中花里胡哨的东西,本质上都是为了让观众听懂你说的话,相信你说的话。
这就要求演讲者不能自顾自地侃侃而谈,而要以观众为核心,知道他们想要听什么,知道怎么表达才能让他们最大化地接收到你的信息。
第二种方式是你口述一遍并录制下来,然后再整理成逐字稿。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呢?因为有些人不知道直接写要写什么,他们必须通过和别人的交流、提问、互动,才能把自己头脑中的东西倒出来。
这些人更善于说,但是不善于写,这时候,先说后写,就是比较适用的方法。你可能会问,我们的目的就是说,那这类人直接开始说不好吗?
答案是,不好。因为口语表达的逻辑通常是非常混乱的,很可能表达者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东一句西一句,天马行空,这样的表达方式在平时聊天和非正式场合是有用的,但是如果到大型的公开场合去使用,你的表达就会显得非常混乱,就会显得很不尊重台下的观众。所以在口语表达之后,一定要再对自己的文稿进行纸面上的逐字修改,最后再回到上一个步骤,重新背一遍。
03演讲稿的四个组成部分
通常一篇演讲稿由四个部分组成。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
我们既然要对别人施加某种影响,当然就得带着目的说话了。很多人在台上说完一大段话之后,听众完全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这是很令人头疼的。
既然是目的,就一定得简单清晰,用一句话就能说清,别人听完你的讲话之后能朝这个方向去转变,要么获得某种启发,要么可以做出某个决定,要么就直接采取某种行动。总之就是清晰地告诉观众你要他干什么,他干不干是他的事,你说不说就是你的事了。
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先把你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想清楚,然后再开始沟通。
其次,让对方知道三件事,这是你说话的主体部分,也是你论证和表述的过程。这里要强调的一个细节就是:三件事,不是四件事,不是八件事,就是三件事。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二十个观点想对听众说,那么是你自己没有想清楚,你需要回家把它浓缩成三件事后再来说。
说三件事是最容易让听众接受的,也是对听众的一种尊重,证明你仔细准备过了,你没有浪费听众的时间。实际上如果你说的事超过了三件,别人根本记不住。
你要说的三件事列出来后,接下来你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你说完这段话之后听众会感受到什么。
实际上不管你说什么,听众回家睡一觉之后基本上都会忘光,但是你传达出去的感受、情绪却是可以一直给他们留下印象的。所以我们在对话前就要想清楚,听众在听你说完这段话之后有什么感觉,是感觉到危机了,高兴了,还是受到了鼓舞,或是被戳中了心里面最柔软的部分,产生了感动还有共鸣,这是你要提前想清楚的。
然后,仔细考虑为什么听众要听你讲话?你讲的话和听众有什么关系?你得给听众一个理由,不然人家为什么不回家睡觉,大老远地跑来,还要坐在这个令人难受的凳子上听你长篇大论?
你需要突出讲话的重要性,让别人知道这个讲话会给他带来什么,如果不听会有什么损失,也就是找出你和听众之间的关联性。因为没有人愿意听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而且找到关联性这个工作是由你来做,而不是要听众去做。
最后,组织语言。把上面的问题都想清楚之后,你的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这个方法其实不仅限于演讲,你平时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列大纲、理思路。
列好大纲之后我们就开始组织语言了,一段讲话其实就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我们小学就学过了,开头、中间、结尾。不过,还可以用另外三个词来表达:设立坡道、发现要点、饭后甜点,其实用这三个词还真的更准确一些。
设立坡道,也叫作低开高走。意思就是你开头不要起得太高,要从身边的小事说起,找一个细节作为切入点,后面总结的时候才能体现出升华,这样的整体感觉才是最好的,不然很可能你开头气势太强,到后面就没气势了。
你看奥巴马演讲,一开始他都是说说他的女儿,或者是讲一讲他刚才看到、观察到的事情,让人一听就很有亲切感,到最后他才会升华到国家和民族层面。还有一点就是开头的几句最好是直接开始,也叫作“七秒原则”,意思就是如果在七秒钟之内你还在说废话,还没有开始说你的内容,大伙儿就会立马转移注意力。
所以上台之后停顿几秒钟就立刻开始讲,不管你讲故事也好,说感受也罢,立刻开始,千万不要浪费时间说什么套话。你以为你说的这些套话是在尊重听众,其实这是最大的不尊重。
你一开始就要把全篇演讲的精华部分呈现出来,把听众抓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千万不要藏着掖着。秘诀就是千万别说“我”字,听众其实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们更关心自己,所以要用“你”或“你们”开头。原则上就是,用一个“我”字就要用十个“你”字,这是让观众感受到被重视的一个小技巧。
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开头的时候你一定要说清你演讲的重要性,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关联性。听众为什么要听你说呢?你得给大伙儿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呈现出来,你在列大纲的时候就要把这个关联性想清楚,现在拿过来用就可以了。
所以第一段的要点就是抓住听众,吸引注意力,把大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