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率9999,性能逼近三星顶端又一
2025/5/18 来源:不详市值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的苹果,在我国赚得盆满钵盈。根据1月27日公布的相关数据,年第四季度,苹果的市场份额高达23%,位列第一,是我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最大供应商。
所谓“苹果吃饱,全链不愁”,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进入到苹果的供应链是最好的选择,不仅意味着生产技术得到了认可,其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也水涨船高。
前几年,苹果供应链上的中国公司占比高达六成。但年开始,苹果开始实行“去中国化”,至今已经有30多家企业被苹果踢出了供应链。
苹果本就对供应商的要求十分严苛,再加上苹果此前接连踢走那么多中国公司,欧菲光的遭遇还历历在目。本以为中国公司此后很难再打进苹果的供应链了,但没想到,最近又传来一则国内公司的好消息。
最近,根据韩国方面相关消息,华星光电目前已经组建好了研究团队,正在验证评估打入iPhone供应链,正在为iPhone15提供OLED面板做准备。
在此之前,iPhone12和iPhone13两款手机的OLED屏幕供应商只有三家,分别是韩国的LG、三星,和中国的京东方。
京东方此前是AppleWatch的屏幕供应商,期间曾经多次尝试给iPhone手机供应屏幕,却一直没有通过评估。一直到去年才通过了评估,为iPhone手机供应6.1寸的标准版OLED。
华星光电是我国的第二大屏幕厂商,也是半导体显示领域的全球龙头之一。成立时间在年,这比日本推出液晶显示屏晚了30年。
目前华星光电拥有4个模组唱和8条面板生产线,在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以及印度都有生产基地。
年,华星光电的电视面板出货量是全球第二,55寸和65寸电视门面板的全球市占率分别为2、3名,电竞显示面板、交互白板、柔性面板等面板的出货量都在全球前列,华星光电已经给小米、三星等手机厂商提供了OLED面,相关良率也达到了99%,跟三星OLED显示屏已不分伯仲。
目前,苹果已经对华星光电的武汉T4工厂进行了完备的审查,如果最后的审查结果符合生产要求,华星光电就会建造演示线,为苹果演示该生产线可以达到的产量和性能。如果此次评估成功,华星光电就能打进苹果的供应链,其业绩将会实现大幅提升。
不过,当初苹果大规模把中国内地企业踢出供应链,并提前找好了韩国、中国台湾的供应商作为替代,还把生产线转移了一部分去印度,一副誓要把“去中国化”进行到底的样子,为什么现在又重新找上内地企业作为供应商呢?
其实苹果的“去中国化”几乎是没有实施可能性的,不管是供应商还是消费市场,中国都占很大比重。消费市场自然不必多说,如今苹果已经是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的品牌了,中国市场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在供应商方面,与苹果合作的70多家中国企业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光学企业,伯恩光学、舜宇光学等都是苹果的供应商;一类是精密仪器类企业,有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企业,立讯精密还是苹果最大的精密仪器的供应商;最后一类是以歌尔声学、瑞声科技为首的声学企业,让苹果手机的音效成为其卖点之一。
除了这三类,比亚迪、依顿电子、京东方等众多高科技企业,都是苹果供应链的重要环节。苹果公司与这些科技企业已经绑在一起了,不仅仅是这些企业离不开苹果,苹果也离不开中国的科技企业。
中国市场从供需两端入手,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苹果公司推动研发和创新。如果真的硬生生撤离中国,摒弃掉所有中国企业,苹果自身也会元气大伤。反观印度,去年年底苹果已经关闭了印度南部的富士康工厂,关闭原因是食品和住宿安全没达标。
如果此次华星光电能够顺利iPhone手机的屏幕供应链,那么中韩就会各有两家企业为苹果手机供应OLED面板,两边分庭抗礼,对我国面板产业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好事。
不过,即使成功进入“果链”,公司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不要太过于依赖苹果,否则哪天被踢出供应链了,自身的经营就会垮掉,欧菲光便是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