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年代两次柏林会议德国殖民世界的梦想

2022/8/30 来源:不详

引言

美好年代,法语中称作LaBellepoque。历史上的这一时期从普法战争结束时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从年到年,整整43年,欧洲大陆上各个强权之间虽摩擦不断,但是没有发生任何战争。这一长时间的和平在欧洲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伴随着长时间的和平,欧洲各国纷纷迎来了各自的黄金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科技水平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凭借着强大工业力量的支撑,欧洲列强在全球疯狂地扩张,将殖民主义的大旗插遍世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社会雏形初现。莫奈、塞尚、高更及梵高等艺术大家在法国打开了现代艺术的大门。法国和俄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启发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家。

“美好年代”系列将由六篇文章组成,分别探访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巴黎以及伦敦。从年代开始的维也纳戒指路建设计划,到年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从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到同一时期政治暗杀横行的圣彼得堡,再到年启航的泰坦尼克号。本系列将尽力向读者全景展示这一老欧洲最后的黄金岁月。

这是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讲述德国统一之后渴望成为殖民帝国,与英法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历程。

皇帝万岁?

年,在法国的凡尔赛宫,普鲁士国王威廉正式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一个统一的德国诞生了。普鲁士的国歌《万岁胜利者的桂冠》也成了德意志帝国的非官方国歌。

万岁,胜利者的桂冠

祖国的统治者!

皇帝万岁!

这是这首国歌的头三句。粗看一下当时的欧陆形势,将德国皇帝威廉一世称作胜利者,或者说祖国的统治者,完全没有问题。在过去的短短几年之中,威廉的普鲁士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接连取得了针对丹麦、奥地利以及法国的军事胜利,吞下了其他德意志邦国,摇身一变,成了德意志帝国,威廉也当上了皇帝。乍一看,这可不就是“胜利者的桂冠”,不就是“祖国的统治者”,的确要高呼“皇帝万岁!”

不过,年时德国其实远没有人们想象地那么光鲜亮丽。正当普鲁士国民山呼海啸地歌颂新皇登基时,南德意志地区的居民对于这个普鲁士国王变成的皇帝并不怎么感冒。威廉本来想要采用“德国皇帝”的尊号,但是遭到了德国境内各个大小君主的激烈反对,只好作罢。同时,德国境内的各个大小邦国以及它们的君主,一概保留。南德意志诸邦国以及北德意志的富庶城邦都获得了保留特权(Reservatrechte),其中保留权利最多的就是南德意志第一大邦国巴伐利亚王国。巴伐利亚不光保持了邮政、电报以及铁路的独立,在和平时期,巴伐利亚军队的最高统帅还继续由巴伐利亚国王而不是德意志皇帝担任。更魔幻的是,巴伐利亚甚至还保留了自己的驻外使领馆。同时,在年巴伐利亚废止君主制前,作为德意志帝国一部分的巴伐利亚王国还一直保持着自己驻柏林的大使。这样的一个国家,和我们脑海中的“统一德国”肯定是大相径庭的。威廉一世统治的“祖国”到底是普鲁士还是德意志也是需要打上问号的。

除了国内各邦国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新生的德意志帝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完全称不上好。在短短数年时间里,普鲁士接连击败奥地利和法国两个传统强国,统一了德意志,在欧洲的心脏建立了这个名叫“德国”的巨大国家。这让德国一下子引起了诸如英国以及俄国在内的其他欧洲列强的警惕。如何保持新生的德国的存续,如何改善德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成了俾斯麦在年之后的首要任务。

因此,不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德国都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十九世纪下半叶欧陆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上。俾斯麦以帝国宰相的身份主持的两次柏林会议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两次柏林会议标志着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开始,也投射出彼时新生的德国那脆弱的大国梦想。

年在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举行的胜利游行,庆祝对法国的胜利。踩着法国的尸体诞生的德国注定要面对欧陆列强的防备。

柏林会议:破碎的巴尔干,德国初登外交舞台

年,沙皇俄国以东正教斯拉夫人保护者的名号发动了第十次俄土战争,向奥斯曼土耳其宣战。沙俄此战的目的是要打开通往地中海的通道,并且将同样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同胞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人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战事开始后,俄军势如破竹,次年1月就逼近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迫使土耳其政府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在巴尔干半岛创造了一个巨大的保加利亚大公国,包括黑山、塞尔维亚以及罗马尼亚在内的东南欧各国也获得了独立。如果条约得到履行,新的保加利亚大公国将成为巴尔干半岛上毋庸置疑的第一强权,同时因为保加利亚是俄国的紧密盟友,相当于是让俄国获得了主导巴尔干半岛事务的影响力。这是欧洲列强们所无法容忍的,尤其对此感到不满的就是同为德意志人主导的奥匈帝国:当时的维也纳政府将巴尔干半岛视为自己潜在的势力范围。

俾斯麦于是以德意志帝国宰相的身份,邀请欧洲列强到新帝国的首都柏林来举行会议,协商出一个解决的方案。明面上俾斯麦的理由是德国在巴尔干半岛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适合作为中立的会议主持方。实际上,俾斯麦是想要借由主持会议的这个机会,让新生的德意志帝国被列强接受,成为一个新的“外交力量”,得到列强的认可,同时也缓和与奥匈帝国还有法国的关系,保证德国的外交环境。

当英国代表以及法国代表离开柏林时,他们对于德国和奥匈帝国这两个德意志人主导的国家,依旧不怎么信任,但是许多人对德国扮演的角色还是表示了肯定。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柏林条约》将在欧洲开启一段安全和平的时光,这是《圣斯特凡诺条约》所无法做到的…我们必须要正视一点,参与会议的各国,尤其是德国,都想方设法地在保证欧洲的长治久安。”这是法国的《自由报》在会议结束后作出的评论。

但是,德国的传统盟友俄国在各国签署的这份《柏林条约》中,成了最大的输家。虽然条约确认了奥斯曼土耳其将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以及格鲁吉亚割让给俄国,但是在巴尔干半岛方面,保加利亚的面积被大规模缩减。俄国想要建立“大保加利亚”的梦想折戟。俄罗斯耗费巨大打赢了俄土战争,却在柏林碰了一头灰,自己梦想中通往地中海的通道还是没有打开。但是迫于英法等列强的压力,也只能作罢。要知道,此时距离英法上次在克里米亚击败俄国,仅仅过去了20年而已。在柏林参会的列强中,最大的赢家要数奥匈帝国,后者获得了整个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也就是今日的波黑的治理权。能够成功阻挡俄国向地中海扩张的企图对当时控制地中海的英法来说也是乐见的成果。同时,与会各国代表也注意到了德国虽然自诩中立,但是明显偏心与奥匈这个德意志兄弟。这也使得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就生出间隙的普俄/德俄关系进一步恶化。柏林和圣彼得堡之间渐行渐远,转而逐渐向维也纳靠拢。圣彼得堡则将目光投向了同样对德奥合流而感到忧虑的巴黎。

与鼎鼎大名的柏林西非会议相比,年举行的这次柏林会议并不怎么知名。但是,两次的柏林会议之间其实有逻辑上的承接关系。年的柏林会议也代表着西方列强肆意划分世界的开始:年的柏林会议,造就了一个破碎的巴尔干半岛。虽然塞尔维亚、黑山以及保加利亚等斯拉夫人获得了独立,但是他们对于自己国家的领土面积都不满意。塞尔维亚对于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尼亚的奥匈帝国更是心怀不满。在柏林的外交胜利则进一步鼓舞了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扩张的野心,列强们在柏林亲手打造了一个火药桶。

左图是《圣斯特凡诺条约》中规划的巴尔干半岛划分,右图则是《柏林条约》最终定下的面积。肉眼可见的区别就是粉色代表的保加利亚的面积大规模地缩小

十九世纪的非洲:英法的混战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西欧各国都垂涎着非洲这块富饶的大陆。其中最活跃的是英法比葡四国。英法作为老牌殖民帝国,从十八世纪就开始染指非洲。葡萄牙虽然在十九世纪经历了拿破仑战争以及巴西独立这两大打击,但是作为欧洲第一批殖民帝国,底子还在。同时,非洲本来就是葡萄牙重点经营的区域。当年教皇大手一挥,就把美洲划给了西班牙,非洲和印度划给了葡萄牙。比利时的活跃则很大程度上是时任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个人原因。作为一个十九世纪才成立的新国家,比利时处处都要和自己的邻居,也是老牌殖民帝国的荷兰比较。利奥波德二世强烈地希望可以像荷兰那样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因此,比利时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在积极地为自己争取在非洲的一席之地。主要就是刚果河流域。再细看一下,这四国之间,英法之间一直矛盾重重,葡萄牙几百年来一直和英国交好,比利时出于文化原因和法国交好。这样的四个国家凑在一起,不出事都是不可能的。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整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里的活跃,让彼时的英国政府起了疑心。法国人当时已经打算沿着刚果河深入刚果盆地的内部拓展领地,英国人怀疑利奥波德二世对刚果的热心后面有法国政府的影子。不久之后,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承认法国探险家皮埃尔·萨沃尼昂·德·布拉柴(PierreSavorgnandeBrazza)和刚果部落领袖们签署的协议。作为回应,英国政府决定将刚果地区临时加入当时英国和葡萄牙之间正在进行的非洲领地谈判。葡萄牙自从15世纪首次抵达刚果河口地区后,就一直在当地沿海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及殖民地。因此,当其他欧洲殖民势力在19世纪陆续抵达刚果时,葡萄牙一直宣称自己对刚果河口有自古以来的声索权。此前英国根本不把葡萄牙的这点宣称放在眼里。不过,面对来势汹汹的法国,年2月,英国政府在《英葡协定》中正式宣布承认葡萄牙对刚果河口的所有权,同时宣布刚果河的航行将由英葡联合委员会管理。

刚果河是非洲第二大河,也是从大西洋进入刚果盆地以及广大中非地区的门户。同时,刚果河是当时非洲最后一条无主的大河。英法等殖民列强为此剑拔弩张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欧洲就炸了锅。英国当时已经控制了尼日尔河以及尼罗河这两条非洲大河的入海口,如果再加上刚果河,英国事实上将控制非洲所有主要河流。这是欧陆列强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俾斯麦的机会来了。

法国当时描绘布拉柴事迹的画册,标题是《布拉柴与刚果:一曲爱国的赞歌》可见当时法国国内舆论对刚果的野心。正是这种野心引起了英国的警惕

柏林西非会议:德国走向世界舞台,殖民扩张的开始

至年举行的柏林西非会议,正式确立了德国作为列强的地位,让德国踏出了海外殖民的第一步。尽管俾斯麦依旧努力地维持德国中立的地位,但是在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中,德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欧洲的殖民狂潮。德国和英法这两个老牌殖民帝国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

有关《英葡协定》的消息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强烈反弹。俾斯麦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他看来,将列强再次召来柏林开会,可以让德国和法国形成对英国施压的统一战线,缓和德法之间恶劣的关系。

一直以来,俾斯麦其实对获取殖民地这个想法都是没什么热情的。在年他写给陆军大臣的一封信中,俾斯麦就清楚地指出:英国和法国的经验已经指出,维持庞大的殖民帝国并不一定是赚钱的生意;德国的海军力量弱小,无法保护遥远的殖民地;同时,建立殖民地的尝试会激起德国与其他列强的冲突。

不过,到了年柏林会议举行的前夕,迫于德国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俾斯麦慢慢意识到,不论是否值得,殖民政策已经成了德国必须要推行的政策。

年6月26日,俾斯麦在帝国议会中发表了演讲,象征着他个人的政策转向。在演讲中,他提到德意志帝国有必要拓展在非洲的领土。不过,他接下去说帝国在非洲的领土扩张并不是为了派遣殖民者。如果殖民的目的是同化当地人口的话,就和法国的做法无二了。俾斯麦指出,德国在非洲扩张应该向英国学习,以商业利益为主。此时在柏林举行关于殖民非洲的国际会议,不光可以向德国国民展示德国政府参与殖民狂潮的决心,同时,德国在年刚刚经历过经济危机,现在俾斯麦打出商业殖民的口号,也是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也吸引德国北部商业重镇资产阶级的支持。

就这样,年11月,来自包括英、法、比、葡、奥等在内的14个国家的代表们来到了柏林,来到了俾斯麦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舞台。会议的地点正是俾斯麦位于柏林威廉大街上的官邸。

德国讽刺报纸《咔砰》在年描述柏林会议的漫画,将俾斯麦描绘成一只开屏的孔雀。羽毛上写着“欧洲自由刚果会议”,漫画的标题是“我们的骄傲”,下面则写着“我们现在在世界上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会议最终签订的《柏林会议总议定书》首次给列强在非洲定下了势力范围,意在避免列强为了争夺非洲大打出手。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得偿所愿,刚果盆地的大部分被确认为了他的产业。英、法、葡、德、意等国也完成了对非洲的势力范围划分。同时,《总议定书》确立了与会各国在非洲海岸设立殖民地或保护国前都必须知会签约各国的规则。刚果河也被定为了国际河流,各国均享有航行自由。

年柏林西非会议结束后,德国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德国在非洲缓缓地踏出了殖民扩张的第一步。在俾斯麦的掌舵之下,德国在非洲小心地待在划分给自己的范围内。殖民政策尽量联合法国,对应当时的头号强权英国。实力相对较弱的法国那时在非洲也乐于拉上野心有限的德国一起对抗英国。德国也这样尽力维持着和英法之间的关系。不过,随着俾斯麦的逝世,进入二十世纪后的德国,终于还是被殖民狂潮反噬了。原本在非洲为欧洲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也根本满足不了各国膨胀的野心,矛盾在二十世纪逐渐激化。

阳光下的地盘:德国的外交孤立

随着德国殖民野心的不断扩张,到了世纪之交,俾斯麦逝世之后,他在年预言的殖民主义带来的问题一一应验。年,也就是俾斯麦去世的前一年,伯恩哈德·冯·比洛(BernhardvonBülow)在帝国议会中说出了那句名言:“我们不希望将任何人置于阴影之中,不过我们也要求太阳下的一席之地。”此后,“太阳下的一席之地”(PlatzanderSonne)也成了德国殖民扩张的代名词。出于民族主义情绪争取来的殖民地,大多都是赔钱的生意。德国的殖民地一直要依赖母国的资金以及物资支持。即便是在最高峰,德国和自己的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也只占其外贸的不到百分之一。德国在年于我国山东省设立的胶州湾租借地就是一个例子。当时德国的自由派议员欧根·里希特(EugenRichter)在议会中就曾经说过下面这番话:“胶州,那个著名的‘太阳下的一席之地’对我们来说成本实在太高,数百万马克在那里像太阳下的奶油一样融化。”

同时,伴随着殖民地的扩张,德国于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公海舰队扩张计划,与英国开始了造舰竞赛。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也是在二十世纪初,德国抛弃了一贯在北非支持法国的政策,开始全球的殖民扩张企图。英法两国因此在年时签署《挚诚协定》,约定共同应对德国在非洲与亚洲的殖民扩张。此后,在年和年先后爆发的两次摩洛哥危机,强化了英法这对世仇之间的盟友关系。第一次是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并公开支持后者的独立。第二次则是德国派出军舰访问摩洛哥在大西洋一侧的港口阿加迪尔。德国两次试图染指连接大西洋与地中海的摩洛哥,直接挑战法国在当地的影响力,也让控制大西洋的英国感到威胁。英国在危机期间坚定地支持法国,使得德国在两次危机中都遭到外交失败,更加激化了柏林对伦敦与巴黎的不满。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英法的同盟策略从殖民地扩展到了欧洲本土。再加上此前早在第一次柏林会议时就对德国不满的俄国,英法俄在欧洲的三国协约初具雏形。

面对野心膨胀的德国,法绍达事件之后仅仅过了几年的时间,英法就从对手成为了盟友。图片为《小巴黎人》描绘年伦敦举行的英法展览的图画

结语

两次柏林会议,代表了新生的德国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不过,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德国见证了老欧洲在瓜分世界上变得愈发疯狂。连德国自己也不能免俗,最终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正当欧洲各国们享受着两次柏林会议带来的瓜分世界的成果时,危机的种子正在发芽。列强们围绕着巴尔干半岛和非洲构建的同盟逐渐成型。刚果河上各国的汽船来来往往,在洪亮的汽笛声中,头戴褪色的胜利者桂冠的德国和整个欧洲一起,都在向着这个命运的年份冲去。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