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水,中国人就无法思考
2023/2/3 来源:不详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7086985.html
在中国,水渗透在从日常生活到哲学思想、从战争到艺术的方方面面,但正如谚语所言“鱼儿看不到水”,我们虽身在其中,却未必感受至深。
所有文化都倾向于将他们的物质世界融入他们对生活的隐喻之中,而水则是一种格外丰富而多样的媒介。水变化多端,它可以狂野而猛烈,也可以平静而清澈。它可以汇集和淤塞,也可以自由地流动。它像一面镜子那样进行反射,它是透明的,或者可以是浑浊的、不透明的。水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永恒的。
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指出了水与神话的很多关联:它可以清洁、净化、滋养并毁灭。那喀索斯在平静如镜的水中放松了自己。雷欧提斯悲叹道:“可怜的奥菲利亚,你喝的水太多了。”诗人斯温伯恩沉迷于浸在水中和游泳,而巴什拉声称这是一种受虐的冲动。
虽然中国人随时都在准备借用水这一意象并不算多么非同寻常,但你很难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另外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地方,水在思考时是如此不可或缺,尤其是对于伟大的哲学家来说。
01水: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源头和隐喻
“水哉!水哉!”据说孔子喜欢这样惊叹。作为孔子最著名的阐释者,孟子试图对此进行解释。
关于水,他写道:“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无论在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中,水并不单纯是一个进行比较和说明的方便工具,而是拥有一种道德教育的力量。
“上善若水”,老子在道家的奠基之作《道德经》中曾这样写道。
而对儒家来说,水指导着儒家思考模式的一些深层原则。
我们常说水决定了中国内务、国民和政治生活的模式与习俗,原因与它在哲学中的基础性意义完全相同。
李约瑟这样阐释水之于中国哲学的重要性:“中国的整个理论思想逐渐被某些控制水道的思想所渗透,这是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
汉学家艾兰说,在没有宗教戒律的情况下,中国哲学从自然界中提取出了它所谓的“根隐喻”。
比如道家和儒家思想的核心“道”,水就为它提供了“根隐喻”。
虽然西方学者经常把“道”翻译成“路”或“径”,但艾兰认为,实际上老子明确地将“道”与水道或灌渠联系在了一起,他有时会用“注”字来指代它(今天“注”字的意思一般是“注释”或“注意”,但它的水字旁泄露了它的根源——它的本义是“倒”或“灌”。)“道”用作动词时可以明确地指代开凿水渠这一行为,这样,流经其中的水便可以得到它自己的“道”,从而泽被自然万物。
“道”是无法翻译的哲学概念之一。
它意味着一种天然的正确,但缺乏“真理”这一概念的那种确定性及教条主义。当“道”作为动词使用时,它具有“领导”或“指导”的含义。
但是在那种指导中没有任何约束或强迫:一个依道而行的人不需要保持方向,因为那将自然而轻松地发生。
道是由内在的“德”所生发的,就像溪流由泉眼涌出一样。
正因为道是一个故意而又必然模糊的概念,水才成为它无比贴切的一个喻体。
老子说,道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或形式。它来自一口永不干涸的井:“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很显然,庄子发现水有利于思考。
他曾讲到,当秋天的洪水暴发,黄河涨到了最高的水位时,黄河河神看着对岸,为自己拥有世上最美的东西而感到自豪。但是后来,他沿河来到北海,面对着汪洋之神,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位置。
庄子告诉我们,道也是如此:学者自以为对道无所不知,但在它的浩瀚面前,他们其实无知又渺小。
对儒家来说,“道”只是通向和谐、满足和顿悟的路径,换句话说,是通向健康而有意义的生活的路径。
关于道,没有什么是固定的或注定的:它取决于环境,因此人的行为也应取决于环境。水倾向于自行找到水平面,实现平衡和静止,因此在儒家思想中,它颇具启发意义。孔子曾说过:“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孟子用“水”的特性来作为自己“人性善”学说的基础。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但孟子回应道:“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02水之道与治国之道
“上善若水。”一旦你接受了道家的这一箴言,其他的一切便都将随之而来:当水被赋予了美德时,对水的控制便是道德的源泉。
水知道它的正确路线,同样,人也本能地知道为人的正确之道。
水总是找到最低的水平面,然后便静止下来,这是道德教育的另一个源头。毋庸置疑,这并不是说人应该躺在地下室的床上,而是说人应该找到一种持久的、稳定的道德。
通过寻找最低点,水展示出了它的谦逊。
正如老子所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静水的静,是正义的象征,也是制定法律的范本。
静止的水变成了一面镜子,而名为“监”。“监”是“鉴”的古字,始见于甲骨文,其字形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的盛满水的容器,则在仪式中被用作镜子,可以从中看到事情的真相。静水那明镜一般的清澈,也提供了一种关于圣人心境的意象。
正如庄子所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静止、柔软、平静、清澈:这些在西方也是水的“女性”属性。但道家思想一个吸引人的特点是,它的内涵是积极的。
正是因为水适应性强,柔弱而易顺从,总是在寻找阻碍最少的路径,所以它实际上是不可能被打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以战胜最为坚硬、最难熔化的物质。
出于同样的原因,一个领导者也必须适应“容纳”他的容器——人。
这种顺从、适应并且保持平静的能力,是道家最强有力的原则之一,却极难获得。《道德经》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一原则所要求的被动性被称为“无为”,字面意思是“什么也不做”。如果你找到了“道”,那么你便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大自然会遵循天然的道路,人们会跟随有德的领导者,世界会变得和谐。
庄子说,明智的统治者不是不“为”,而是遵循一条干预性最小的原则,后退,让百姓自己采取正确的行动。儒家学者荀子也曾阐述过这一自然主义观点,他说:“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
而对于阴阳五行家来说,冬季的水冰冷,如果按照水之道治国,那就应该是严刑峻法。
战国时期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用“土、火、水、木、金”五行解释政权的更替:“五德之次,从所不胜。”因此,商(金)取代了夏(木),周(火)征服了商(金)。
秦统一了六国,水便取代了火:秦的标志性元素正是水。五行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关联属性,比如颜色:水是黑色的,因此黑色便成了秦始皇的礼服和旗帜的色调。
对秦始皇来说,水才是力量,而不是知识。他甚至将黄河重新命名为“德水”。
为了在死后安葬自己的遗体,他在咸阳(今西安)附近建造了一座巨大的陵墓——根据司马迁的记载,他的遗体被放置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周围环绕着一个缩小版的国家:这是在宣称皇帝将在来世继续他的统治。
据说,这里的河流和湖泊永远不会干涸,因为它们的水是由水银构成的:从四川和陕西的朱砂中提炼出来的水银。司马迁是这样写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